您的位置:首頁 > 社會 >

          螞蟻集團發布金融大模型:每個關鍵職能,都值得用大模型重做一次

          2023-09-09 14:48:29 來源:第一財經


          【資料圖】

          9月8日下午,螞蟻集團在外灘大會現場正式發布了金融大模型。螞蟻集團表示,該大模型聚焦真實的金融場景需求,在“研判觀點提取”“金融意圖理解”“金融事件推理”等領域達到了行業專家水平。

          同時,螞蟻集團還發布了基于金融大模型能力的兩款產品:智能金融助理“支小寶2.0”,服務金融產業專家的智能業務助手“支小助”。其中, “支小寶2.0”已內測近半年,將在完成相關備案工作后上線,而“支小助”正在與螞蟻平臺合作機構內測共建。

          螞蟻集團副總裁、金融大模型負責人王曉航表示,基于金融場景中的大量實踐,螞蟻金融大模型形成了“大模型+知識+服務”驅動的架構。他認為,大模型正在為金融產業帶來體驗變革,“金融業務鏈條上每一個關鍵職能,都值得用大模型技術重做一次。”

          過去幾個月,國內各企業的大模型不斷推出,螞蟻金融大模型來得并不算早。不過,螞蟻集團首席技術官、平臺技術事業群總裁何征宇透露,早在去年9月內部的一個戰略性會議上,團隊就確定了AI必須圍繞大模型來做。比起單純講技術的先進性而缺乏產業上的應用場景,團隊更認為大模型必須要和產業落地。

          據介紹,螞蟻金融大模型在萬億量級Token的通用語料基礎上,注入千億量級Token金融知識,并從300+真實產業場景中提取了共60萬+高質量指令數據,形成了金融專屬任務性能優化的數據資產。螞蟻相關負責人透露,8月底,螞蟻金融大模型已通過證券從業資格、保險從業資格、執業醫師資格、執業藥師資格等專業試題測試。

          除了知識力方面的優勢,螞蟻也對其金融大模型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行了檢驗。螞蟻從真實金融場景定義了金融AI任務評測集“ Fin-Eval”,分“認知、生成、專業知識、專業邏輯、合規性”五大維度28類金融專屬任務,是代表真實產業場景需求的金融智能領域評測集,在本次外灘大會上,螞蟻集團也宣布正式對外開放Fin-Eval。

          談及螞蟻金融大模型的未來商業模式,何征宇表示,他注意到了市場上例如妙鴨相機等AIGC產品的商業化嘗試,包括word等用軟件方式去交付的產品,都可能為大模型商業化提供借鑒。他認為大模型本身也是一種軟件,可以幫助人提高生產力,是一種新的軟件范式,未來,他也期待著行業探索出更多全新的商業化模式。

          不過,在看向商業化之前,何征宇認為大模型需要首先解決準確性的問題。尤其在金融領域,金融服務對錯誤的容忍度很低,金融大模型要確保領域知識和專業邏輯的嚴謹性,才能真正落地帶來產業價值。王曉航表示,針對內容生成的安全可控問題,螞蟻金融大模型采用意圖識別與事實性校驗相結合的方式,有效提升了生成內容的合規性、安全性和真實性。而行業對大模型的“幻覺”還沒有很好的辦法,需要有一個不斷精細化的過程。

          螞蟻集團表示,未來將持續探索和精進大模型的五大能力方向。一是建設高質量的數據標注團隊,沉淀高質量數據體系;二是攻堅基礎大模型算法,以及高效綠色工程能力,提升模型邏輯推理等能力;三是從通用語言大模型到通用多模態大模型,從一般通識走向全面專業;四是建設高效的大模型評測標準和評測體系,加快大模型迭代速度;五是建設大模型安全能力,保障大模型健康可持續發展。

          關鍵詞:

          [責任編輯:xwzkw]

          相關閱讀